前言
Hello,大家好,我是涛哥,一个研究ADHD并且找到了自己热爱事业的ADHDer。
欢迎来到涛哥的《文献精读》栏目,给大家带来有用的ADHD科学前沿信息。
后台一位妈妈私信我:
“涛哥,我孩子注意力差,一节课都坐不住。”
“老师说他脑子跟不上,可吃饭吃得不少啊!”
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疑问:
吃也吃了、睡也睡了,为什么孩子还是像“断网的Wi-Fi”,信号忽强忽弱?
有时候真不是他不努力,也不是你不尽责,而是他的大脑——可能真的“营养断供”了。
今天涛哥带来一篇2024年的系统综述论文,名字听起来像营养师看的:
《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(ADHD)儿童中的维生素B₉(叶酸)和维生素B₁₂:系统综述》
展开剩余85%但它讲的事,跟我们关系可大了去了。
ADHD孩子,
大脑可能真的“吃不够”
这篇文章系统整合了多项国际研究,对比了6~15岁ADHD孩子与正常孩子体内的维生素B₉(叶酸)和B₁₂水平,结果特别明确:
两种关键维生素,在ADHD孩子身上都显著偏低。
具体来说:
☑ 叶酸(维生素B₉):
ADHD孩子的血清叶酸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儿童。
文献显示这个差距统计学显著,换句话说,不是偶然现象。
☑ 维生素B₁₂:
同样偏低。研究团队多次敏感性分析后,差异依然成立。
你可能会想,少点维生素能有多大影响?答案是:对大脑发育,这俩维生素“缺一不可”。
这两种维生素,
管的是“大脑的根”
🍃 维生素B₉(叶酸)
参与:
神经元DNA合成与修复;
多巴胺、去甲肾上腺素等关键神经递质的产生;
胎儿期大脑结构发育(你可能听说过孕妇要补叶酸防神经管畸形);
缺乏时容易出现:
注意力差、疲劳、焦虑、神经兴奋度下降。
🧬 维生素B₁₂
参与:
神经髓鞘的合成(保护神经信号传导的“绝缘层”);
调节情绪、维持记忆力和专注力;
脑内甲基化过程(影响基因表达和神经发育)。
换句话说:
如果说大脑是一辆跑车,叶酸和B₁₂就是润滑油和引擎底盘,缺了就跑不稳。
为什么ADHD孩子容易缺这两种营养?
文献总结了几个“非常现实的原因”,你可能会一边看一边点头:
🍭 1. 饮食结构问题
很多ADHD孩子偏好高糖、高热量、低营养密度食物;
不喜欢吃蔬菜、全谷物、蛋黄、动物肝脏这些富含叶酸和B₁₂的东西。
🍔 2. 饮食节律不稳定
ADHD孩子常常早饭随便吃,情绪波动大导致食欲忽上忽下;
爱吃零食,不愿坐下来好好吃饭。
🤯 3. 神经系统高负荷运作
脑子一整天在“多动、冲动、分心”的状态下运行,能量与营养消耗比常人快;
而维生素B族是“水溶性的”,不能长期储存,需要每天持续补充。
那这意味着B₉和B₁₂能治ADHD吗?
不是的。
这篇文章也非常科学地强调:
这是一篇观察性研究的综述,只是发现了维生素水平与ADHD之间存在显著差异;
并不能证明“补了就能好”,还需要更多干预性研究;
但它提示我们:维生素状态值得在ADHD诊疗中被关注。
那我们能怎么做?
涛哥的建议来了:
根据文献内容和临床意义,这些是家长/成人ADHD可以立刻行动的方向:
1. 做一次血清B族维生素检测
很多大医院都可以查;
适合有以下情况的孩子或成人:
情绪波动大;
早上起床困难、精力差;
明显注意力不集中又经常“脑子发木”;
长期挑食、胃口差。
2. 优化家庭饮食结构
家长可以参考以下“维生素友好型食物”:
不是每顿饭都要完美,但尽量每天摄入上述食物的1–2种,养成稳定的饮食节律。
3. 家长要做榜样
如果你天天外卖+奶茶+炸串,就别指望孩子爱吃西兰花和豆腐脑。
可以试着用更轻松的方式“宣传”:
“你脑子今天要上课,得吃点‘聪明食物’。”
4. 不建议盲目吃补剂
如果不是明确缺乏,不建议长期大剂量补充单一维生素;
可以在医生指导下,合理补充B族复合维生素。
涛哥有话说
我们老以为ADHD是“性格”,是“坏毛病”,是“习惯没养好”。
但这篇文献给我们打开一个新的窗口:
也许你家的孩子,是大脑缺了点料,是发育路上少了几块砖。
愿我们为他们的专注与成长,多添一口适合的菜,最为重要的是,多一份理解吧!
很多A娃长大后,会为了得到“理解”而心力交瘁的,甚至成为一辈子的“心结”!
——涛哥
(25年)
发布于:安徽省